诟责
拼音gòu zé
注音ㄍㄡˋ ㄗㄜˊ
繁体
基本解释
斥责;责骂。 唐 李绰 《尚书故实》:“既夜分,取一椀合于面前,俄顷揭看,见一班白紫綬者纔长数寸,此人詬责之曰:‘与人有分,不卹其孤可乎?’” 明 归有光 《张母太安人寿序》:“ 秋官 有小过,詬责之如年少时。” 张孝若 《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 謇 在 江苏 輒忝代表,瞠目撟舌为社会詬责,无可解免。”
基本含义
- 指严厉地批评、责备别人的言辞。
详细解释
- 诟责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诟的意思是指责、责备,责的意思是批评、指责。诟责的含义是以严厉的言辞批评、责备别人的行为或言论。它强调了批评的严肃性和严厉性,常常用来形容对他人的错误或不当行为进行严厉的批评。
使用场景
- 诟责这个成语常常用在批评、指责他人的场合。当你对别人的错误或不当行为感到愤怒或不满时,你可以使用诟责来表达你的不满和批评之意。注意,在使用诟责的时候要注意措辞,以免伤害到他人的感情。
故事起源
- 诟责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据传,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位名叫韩宣子的贤人,他以正直和才华著称。有一次,韩宣子在晋国的宴会上看到一个官员贪图享乐而荒废公务,他非常愤怒。于是,他用严厉的言辞批评了这位官员,揭露了他的错误和不当行为。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形容严厉批评的诟责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 诟责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诟”是动词,表示指责、责备;“责”也是动词,表示批评、指责。两个字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表示严厉批评的成语。
例句
- 1. 他的无理行为引起了大家的诟责。2. 领导对他的工作态度进行了严厉的诟责。3. 由于他的失职,他受到了同事们的诟责。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诟责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高声地责备别人,表达他的不满和批评之意。你可以想象自己在某种情境下,用严厉的言辞批评别人,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批评、责备相关的成语,如“指手画脚”、“责无旁贷”等。这些成语都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诟责了我因为我没有完成作业。2. 初中生:父母对我的学习成绩进行了诟责,要求我更加努力。3. 高中生:班主任诟责了迟到的同学,提醒他们要守时。4. 大学生:教授对我们的研究报告进行了严厉的诟责,指出了我们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