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膳
拼音shì shàn
注音ㄕㄧˋ ㄕ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陪从尊长用膳。《旧唐书·肃宗纪》:“俟平寇逆,奉迎鑾舆,从容储闈,侍膳左右。” 唐 刘禹锡 《送太常萧博士》诗:“侍膳曾调鼎,循陔更握兰。” 清 朱伯韩 《<北堂侍膳图>记》:“ 姚湘坡 先生以所绘《北堂侍膳图》示余。”
基本含义
- 指侍奉主人进餐,为主人端菜、倒酒等。
详细解释
- 侍膳是由“侍”和“膳”两个词组成的成语。侍指侍候、服侍的意思,膳指饭食、餐饭的意思。侍膳一词原指为主人端菜、倒酒等,表示对主人的敬重和关心。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形容人们对长辈或上级的尊敬和照顾,也可以用于形容为他人服务的工作人员。
故事起源
- 相传古代有一位宰相,他每次进餐时,总有一位仆人专门负责为他端菜、倒酒等。这位仆人非常细心,每次都能准确地满足宰相的需求,因此深得宰相的赞赏。后来,人们就用“侍膳”来形容为他人服务并对其尽心尽力。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
例句
- 1. 他在家里就像个小管家,经常侍膳给父母端菜倒酒。2. 她的工作是侍膳,每天都要为客人服务,非常辛苦。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侍膳”与“为主人端菜、倒酒”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自己在为主人服务。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服务相关的成语,如“谢绝万事”的含义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回家都会侍膳给爸爸端菜。2. 初中生:作为班长,我要侍膳给老师倒茶。3. 高中生:我决定将来要学习酒店管理,成为一名优秀的侍膳员。4. 大学生:在暑假期间,我找到了一份侍膳的兼职工作,为客人提供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