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刻厉在词典中的解释

刻厉

拼音kè lì

注音ㄎㄜˋ ㄌ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1).严酷;苛刻严厉。 宋 俞文豹 《吹剑录外集》:“霜焉雪焉,劲烈刻厉,翦击其枝叶,剥伤其肤理。” 明 方孝孺 《题周氏文后》:“宽裕有容者,誉人多过其实;刻厉疾恶者,取人多丧其真。”
    (2).谓书法或文辞峭拔。 宋 苏轼 《书唐氏六家书后》:“ 率更 貌寒寝,敏悟絶人。今观其书,劲峻刻厉,正称其貌耳。”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三一:“品性温和的作家即使在震怒的时候也写不出十分刻厉的文章。”
    (3).刻苦自励。《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三年》:“ 尔朱世隆 之初为僕射也。畏 尔朱荣 之威严,深自刻厉,留心几案,应接宾客,有开敏之名。”《明史·孙汝敬传》:“自此刻厉为学,纍迁侍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司文郎》:“ 王 归,弥自刻厉。”

基本含义

  • 形容态度严厉、言辞尖锐。

详细解释

  • 刻厉是一个形容词,由“刻”和“厉”两个字组成。刻,表示严厉、尖锐;厉,表示严肃、严厉。刻厉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态度严厉,言辞尖锐,态度强硬。

使用场景

  • 刻厉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的态度和言辞,通常用来形容某人的严厉、强硬的态度。比如,在工作场合,有些领导或老师可能会对下属或学生的错误非常刻厉地批评。

故事起源

  • 刻厉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左传》中的一篇记载,记载了鲁国的孔子在当时的政治斗争中,对待一些不听话的学生非常刻厉。后来,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人的严厉、尖锐的态度。

成语结构

  • 刻厉是一个形容词,由“刻”和“厉”两个字组成。

例句

  • 1. 老师对学生的错误非常刻厉地批评,让学生们都感到很害怕。2. 领导对工作要求非常严格,对下属的工作态度也很刻厉。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刻厉这个成语与严厉、尖锐的形象联系在一起,想象一个人的眉头紧锁,眼神锐利,态度严肃,就可以记住刻厉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刻厉意思相关的成语,比如刻薄、刻骨铭心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对我们的作业评语非常刻厉,让我觉得很害怕。2. 初中生:班主任对我们的纪律要求非常严格,态度也很刻厉。3. 高中生:老师对我们的考试成绩要求很高,对不及格的同学态度也很刻厉。4. 大学生:导师对我们的研究工作要求非常严格,对学术问题的讨论也非常刻厉。

拆字解意

刻厉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