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格格驳驳在词典中的解释

格格驳驳

拼音gé gé bó bó

注音ㄍㄜˊ ㄍㄜˊ ㄅㄛˊ ㄅㄛˊ

繁体

基本解释

  • 象声词。《金瓶梅词话》第五回:“﹝ 潘金莲 ﹞一面咬着衫袖口儿,格格驳驳的响,顺便却溜他一眼儿。”

基本含义

  • 形容声音杂乱,纷纷扰扰的样子。

详细解释

  • 格格驳驳形容声音多而杂乱,如同叮当作响的金属碰撞声。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杂乱的声音或热闹的场面。

故事起源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中有一则故事。公元前624年,鲁国的襄公去世,襄公的妃子卫姬为了争夺儿子的继位权,与夫人孟姜子竞争。两人为了争夺权力,互相攻击,争吵不休,声音杂乱。后来,人们用“格格驳驳”来形容这种声音杂乱的争吵场面。

成语结构

  • 由两个重叠的相同字形成,表示声音的重复和杂乱。

例句

  • 1. 会场上人声格格驳驳,热闹非凡。2. 雨天里,屋顶上的雨滴格格驳驳地落下来。

记忆技巧

  • 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一个拥挤嘈杂的集市中,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声音重叠、纷乱而杂乱无章,就像“格格驳驳”。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一些其他形容声音的成语,如“喧闹”、“嘈杂”等,加深对声音形容词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教室里孩子们的笑声格格驳驳,非常热闹。2. 小学生:下课铃一响,同学们的脚步声格格驳驳,赶紧跑出教室。3. 中学生:篮球比赛时观众的喝彩声和呐喊声格格驳驳,场面非常热烈。4. 大学生:学校音乐节上,各种乐器的声音格格驳驳,音乐氛围浓厚。

拆字解意

格格驳驳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