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触蹈在词典中的解释
chùdǎo

触蹈

拼音chù dǎo

注音ㄔㄨˋ ㄉㄠˇ

繁体

基本解释

  • 触犯践踏。《三国志·魏志·牵招传》:“值京都乱, 苗 隐 见害, 招 俱与 隐 门生 史路 等触蹈锋刃,共殯敛 隐 尸,送丧还归。”

基本含义

  • 触犯法律或违背道义。

详细解释

  • 触蹈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触指触犯,蹈指踩踏。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人们触犯法律或违背道义的行为。它强调了违背法律、逾越道德底线所带来的后果和惩罚。

使用场景

  • 触蹈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某人故意违法乱纪或违背道德规范的行为。它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守法律、不遵守社会道德的人,也可以用来提醒人们不要触碰法律和道德的底线。

故事起源

  • 触蹈这个成语出自《左传·成公二年》。故事中,鲁国有一个叫颜渊的人,他是孔子的学生,品行非常高尚。有一次,颜渊在路上看到一块遗失的玉佩,他立即把玉佩交给了官府。当时的法律规定,如果找到失物不上交,就会受到严惩。尽管颜渊的家境贫寒,但他宁愿触犯法律,也不愿违背道义。这个故事成为了触蹈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 动词+动词

例句

  • 1. 他触蹈了法律底线,最终被判刑。2. 不要触蹈道德底线,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触蹈这个成语与触犯法律、违背道义的行为联系起来,形象化地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故意踩踏法律和道德底线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法律和道德有关的成语,如“不义之财”、“作奸犯科”等,以丰富词汇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不敢触蹈老师的规定,因为他知道触犯法律是不对的。2. 初中生:我们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不要触蹈红灯。3. 高中生:作为学生干部,我们要严守纪律,不能触蹈法律和道德底线。4. 大学生:在职业道德上,我们不能触蹈底线,应该保持高尚的行为准则。

拆字解意

触蹈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