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地德在词典中的解释

地德

拼音dì dé

注音ㄉㄧˋ ㄉㄜ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大地的本性;大地的德化恩泽。《管子·问》:“理国之道,地德为首。君臣之礼,父子之亲,覆育万人,官府之藏,彊兵保国,城郭之险,外应四极,具取之地。” 尹知章 注:“法地以为政,故曰地德为首。”《国语·鲁语下》:“是故天子大采朝日,与三公、九卿祖识地德。” 韦昭 注引 虞翻 曰:“地德所以广生。”《文子·上仁》:“贪主暴君,涸渔其下,以适无极之欲;则百姓不被天和履地德矣。”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人副天数》:“天德施,地德化,人德义。”
    (2).谓大地赐恩。 南朝 梁 沉约 《光宅寺刹下铭》序:“若夫朱光所耀,彤云所临,非止天眷,兼因地德。”
    (3).土地所产之物,指五谷。《淮南子·俶真训》:“当此之时,万民猖狂,不知东西,含哺而游,鼓腹而熙,交被天和,食于地德。” 高诱 注:“地德,五穀。”

基本含义

  • 指地位高尚,品德高尚。

详细解释

  • 地德是由“地”和“德”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地”表示地位、身份,指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德”表示品德、道德,指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地德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的地位和品德都很高尚。

使用场景

  • 地德常用于表扬一个人在社会地位和品德方面的高尚表现。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有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职位上有很高的地位和威望。

故事起源

  • 地德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故事中,齐国的大夫田和为了保护国家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地位和利益,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和忠诚的精神。后来,人们用“地德”来形容他这种高尚的品德和忠诚的精神。

成语结构

  • 地德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在工作中一直表现出地德高尚,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许。2. 那位领导在处理问题时总是能够兼顾各方利益,真是地德兼备。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地德”理解为“地位高尚、品德高尚”,并与这个含义进行联想,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地德相关的成语,如“品德高尚”、“地位显赫”等,以加深对地德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地德高尚的人,要遵守规则,不欺负同学。2. 初中生:他在班级里地位很高,同时也是一个地德高尚的学生,经常帮助别人。3. 高中生:在大家的心目中,他是一个地位高尚、品德高尚的人,是我们学校的楷模。

拆字解意

地德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