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谅节在词典中的解释
liàngjié

谅节

拼音liàng jié

注音ㄌㄧㄤˋ ㄐㄧㄝ ˊ

繁体

基本解释

  • 高尚的节操。 清 姚鼐 《<包氏谱>序》:“洎 仁宗 之时,大贤乃出, 包孝肃公 亦于其间以忠言谅节闻于朝。”

基本含义

  • 指宽容谅解,不计较个人得失,体现宽宏大量的品质。

详细解释

  • 谅节是由“谅”和“节”两个字组成。谅意为宽容、谅解,节意为节制、节操。合在一起,谅节表示宽容谅解他人的过错,不计较个人得失,保持高尚的品质和道德准则。

使用场景

  • 谅节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对他人的过错或错误进行宽容和谅解的情况。它强调了人们在处理矛盾和冲突时应该保持冷静、宽容的态度,不计较个人得失,以达到和谐相处的目的。这个成语在言谈举止中常用于提醒他人要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人的错误或过失。

故事起源

  • 关于谅节的故事有很多,其中一个故事是关于宋朝文学家辛弃疾的。据说辛弃疾在一个宴会上,看到一个官员的妻子在宴会上犯了一个错误,但官员并没有责备她。辛弃疾对此非常赞赏,因此创作了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这首诗表达了辛弃疾对宽容和谅解的赞赏之情。

成语结构

  • 谅节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例句

  • 1. 他对别人的错误总是能够谅解,真是个有谅节的人。2. 在处理矛盾和冲突时,我们应该以谅节的态度来对待。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谅节”这个成语:1. 将“谅节”这个成语反复念几遍,以熟悉它的发音和形状。2. 将“谅节”的含义和解释与自己熟悉的故事或情境联系起来,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它。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谅节”相关的成语,如“宽以待人”、“宽宏大量”等,以扩大对宽容和谅解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学会谅节,不计较别人的过错。2. 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应该以谅节的态度对待老师的批评和指导。3. 高中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谅节是维护和谐的重要品质。4. 大学生:在职场上,谅节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5. 成年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应该保持谅节的心态,以解决问题。

拆字解意

谅节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