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愚民在词典中的解释
mín

愚民

拼音yú mín

注音ㄧㄩˊ ㄇㄧㄣˊ

繁体

基本解释

  • ◎ 愚民 yúmín
    (1) [blockhead]∶愚昧无知之民
    (2) [obscurantist policy]∶使人民变得愚昧无知
    愚民政策

详细解释

  • (1).愚昧无知之民。旧时对民众的蔑称。《墨子·非儒下》:“盛为声乐,以淫愚民。”《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假令愚民取 长陵 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隋书·房彦谦传》:“上副圣主友于之意,下晓愚民疑惑之心。” 鲁迅 《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 中国 的‘愚民’--没有学问的下等人,向来就怕人注意他。”
    (2).使人民愚昧。 明 宋濂 《诸子辩》:“然不贵学问以愚民,不令豪杰务学诗书,其毒流至 嬴政 ,遂大焚《诗》《书》百家语,以愚天下黔首。” 清 刘大櫆 《焚书辨》:“然其所以若此者,将以愚民,而固不欲以自愚也。”

基本含义

  • 愚民是指为了维持统治地位或实现个人目的而故意使人民愚昧无知的行为。它暗示统治者或权力机构通过限制教育、宣传偏见或扭曲事实等手段来控制人民的思想和行为。

详细解释

  • 愚民是由两个汉字组成,愚意味着愚昧、无知,民指的是人民。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统治者通过控制人民的知识和信息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批评那些利用权力来限制人民知识和思想自由的行为。它可以用来描述政府、媒体或其他组织对人民进行宣传控制、教育歪曲等行为。

故事起源

  • 愚民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的一则寓言故事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国王为了维持统治地位,故意限制人民的教育和知识,使他们保持愚昧无知。这个故事通过夸张的手法揭示了统治者对人民进行思想控制的危害。

成语结构

  • 愚民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这个政府通过控制媒体和教育体制,试图愚民以保持统治地位。2. 媒体的偏见报道是对人民的愚民行为。3. 我们不能被愚民,应该努力获取真实的知识。

记忆技巧

  • 你可以将“愚”字与“愚蠢”联系起来,这样可以帮助你记住愚民的基本含义。同时,你可以想象一个国王站在高处,用手遮挡人民的眼睛,这样可以帮助你记住愚民的形象意义。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中的愚民行为,以及如何通过教育和知识来抵抗愚民。此外,你还可以研究其他与愚民相关的成语,如“蒙蔽人民”、“欺上瞒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政府不应该愚民,应该给我们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2. 初中生:我们要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不被愚民。3. 高中生:媒体在报道中应该客观公正,而不是试图愚民观众。4. 大学生:我们要保持批判思维,不被愚民的言论所影响。

拆字解意

愚民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