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讯
拼音jǐng xùn
注音ㄐㄧㄥˇ ㄒㄩㄣˋ
繁体
基本解释
危险紧急情况的消息。 刘立凯 《五四--六三爱国运动大事日录·六月六日》:“ 上海 罢市警讯,自五日傍晚传到 松 地后,是晚即有省立第三中学学生及东吴大学、圣经学校学生各向商会要求通知各商家一律罢市。” 茅盾 《过封锁线》:“然而这里离敌人的据点太近,不能不时时准备,一闻警讯,就立刻上山。”
基本含义
- 警告和提醒的消息
详细解释
- 警讯是由“警告”和“讯息”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它指的是通过某种方式传达给人们的警告和提醒的消息。这个成语强调了在某种情况下,人们需要及时注意并采取行动。
使用场景
- 警讯常常用于形容某种紧急情况下的提醒和警告,比如自然灾害、公共安全事故等。它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个人或组织对于某个问题的警觉和警告。
故事起源
- 关于警讯的具体故事起源尚不明确。
成语结构
- 警讯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声成语。
例句
- 1. 政府发布了一条紧急警讯,要求居民立即撤离。2. 这次地震给我们敲响了警讯,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地震安全。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警告”和“讯息”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警讯的形象,帮助记忆这个成语。也可以通过与现实生活中的紧急情况联系起来,加深对警讯这个成语的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比如“警钟长鸣”、“警惕”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发出了警讯,提醒我们要注意交通安全。2. 初中生:这次疫情给我们敲响了警讯,我们要加强防护意识。3. 高中生:这个新闻报道给社会敲响了警讯,我们需要反思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