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鞔鼓在词典中的解释
mán

鞔鼓

拼音mán gǔ

注音ㄇㄢˊ ㄍ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 张革蒙鼓。把皮革绷紧,固定在鼓框上,做成鼓面。 唐 杜牧 《池州送孟迟先辈》诗:“鞔鼓画麒麟,看君击狂节。”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语资》:“ 寧王 尝夏中挥汗鞔鼓,所读书乃 龟兹 乐谱也。”《初刻拍寄惊奇》卷一:“内有一种是鼉龙,其皮可以鞔鼓,声闻百里,所以谓之鼉鼓。” 章炳麟 《新方言·释器》:“张革冒鼓亦曰鞔鼓。”

基本含义

  • 比喻虚张声势,嚣张自大。

详细解释

  • 鞔鼓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鞔指的是把鞍绳套在马背上,鼓指的是击打鼓的动作。这个成语比喻人们故意夸大自己的实力、声势或威严,以显示自己的强大和威风。它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嚣张自大、夸大其词的态度和行为。

使用场景

  • 鞔鼓一词常用于形容那些自我吹嘘、夸大其词的人。它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虚张声势、嚣张自大的人,也可以用来警示自己不要过于自负和自满。这个成语可以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使用,特别适用于形容那些自以为是、自吹自擂的人。

故事起源

  • 相传,战国时期的齐国有一位名叫韩非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有一天,韩非在宴会上夸下海口说,自己的军队能够征服整个天下。他还说,自己的军队强大无敌,能够轻松击败任何敌人。听到这番话,一位隐士对韩非说:“你这是鞔鼓而舞,妄自尊大。你的军队并不如你所说的那么强大。”这个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中衍生出来的。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没有特殊的成语结构。

例句

  • 1. 他总是夸夸其谈,鞔鼓而舞,没有实际行动。2. 不要被那些鞔鼓的人所迷惑,要用事实来判断一个人的实力。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骑着马,鞍绳紧紧地套在马背上,手中拿着鼓,大声地击打着鼓,表现出嚣张自大、夸大其词的姿态。这样的形象会让记忆更加深刻和生动。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与鞔鼓有关的成语,如“鞭长莫及”、“拔刀相助”等。这些成语都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语言和文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鞔鼓而舞,说自己是全班最聪明的人。2. 初中生:那个学生总是鞔鼓自大,以为自己能够轻松通过考试。3. 高中生:他在比赛前鞔鼓自大,结果却以失败告终。4. 大学生:不要被那些鞔鼓的人所迷惑,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拆字解意

鞔鼓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