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骨像在词典中的解释
xiàng

骨像

拼音gǔ xiàng

注音ㄍㄨˇ ㄒㄧㄤˋ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 骨象 ”。骨骼相貌。《文选·曹植<洛神赋>》:“奇服旷世,骨像应图。” 李善 注:“《神女赋》曰:骨法多奇,应君之相。” 吕向 注:“骨法人像,皆应图相。” 唐 元稹 《杨子华画》诗之二:“骨象或依稀,铅华已寥落。”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或事物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详细解释

  • 骨像是由“骨”和“像”两个词组成的成语。骨,指人或动物的骨骼;像,指形象、模样。骨像形容人或事物的形象非常逼真、栩栩如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感受。

使用场景

  • 骨像通常用来形容艺术品、雕塑或绘画作品等具有高度逼真度的形象。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物形象的真实、生动,或者形容事物的栩栩如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故事起源

  • 据说,骨像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的《骨像儿》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贫穷的画家在画廊上展示自己的作品,画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引起了众人的赞赏和围观。这个故事通过艺术形象的逼真来表达人物形象的真实和生动。

成语结构

  • 主语 + 动词 + 形容词

例句

  • 1. 他的雕塑作品栩栩如生,真是一件骨像之作。2. 这幅画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仿佛能够跳出画框。3. 这位演员的表演真是太骨像了,让人忍不住为他鼓掌。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骨像”这个成语与逼真的雕塑或绘画作品联系起来,想象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雕塑和绘画艺术,以及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例如“栩栩如生”、“栩栩欲活”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画家的骨像作品非常逼真,我好像能看到他们活动了。2. 初中生:这个演员的表演真是太骨像了,我完全被他吸引住了。3. 高中生:这幅画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仿佛能够穿越时空般跳出来。4. 大学生:他的雕塑作品栩栩如生,每个细节都非常精细,令人赞叹不已。

拆字解意

骨像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