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桴筏在词典中的解释

桴筏

拼音fú fá

注音ㄈㄨˊ ㄈㄚˊ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 桴栰 ”。渡水用的竹、木筏。《汉书·地理志下》“ 孔子 悼道不行,设浮於海,欲居 九夷 ” 唐 颜师古 注:“言欲乘桴筏而适 东夷 ,以其国有仁贤之化,可以行道也。”《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宋 邢昺 疏:“言我之善道中国既不能行,即欲乘其桴栰渡于海。”《镜花缘》第八四回:“舟车:桴筏、玉舆。”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才济济、人材辈出。

详细解释

  • 桴筏是古代的一种水上交通工具,由许多木头捆绑在一起制成。这个成语比喻人才像桴筏一样聚集在一起,形容人才众多、出类拔萃。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才辈出、人才集中的环境,也可以用来夸奖一个团队或组织人才济济。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大臣范蠡。范蠡在楚国任职期间,提倡发展经济和招揽人才,使楚国的国力大增。有一次,范蠡建议国君在湖上建造桴筏,以便招揽人才。范蠡的建议得到了采纳,很多有才华的人纷纷前来投奔楚国。后来,人们就用“桴筏”来形容人才辈出的情况。

成语结构

  • 主语+像+桴筏

例句

  • 1. 这所学校真是人才云集,简直像个桴筏。2. 这个团队的成员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真是桴筏之珍。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桴筏的形象与人才众多的场景联系起来,想象一个桴筏上坐满了各种各样的人才,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范蠡的故事以及楚国在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以加深对这个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的同学都很聪明,就像一个桴筏一样。2. 初中生:我们学校的篮球队人才济济,简直就是一个桴筏。3. 高中生:这个科学研究团队的成员都是顶尖的科学家,可以说是一个桴筏之珍。4. 大学生:这个社团的成员都是各个领域的专家,组成了一个桴筏,为社团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拆字解意

桴筏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