颡泚
拼音sǎng cǐ
注音ㄙㄤˇ ㄘ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孟子·滕文公上》:“其顙有泚,睨而不视。” 赵岐 注:“顙,额也。泚,汗出泚泚然也。见其亲为兽虫所食,形体毁败,中心慙,故汗泚泚然出於额。”后因以“顙泚”表示心中惭愧、惶恐。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隆友道》:“岂其英爽,犹累形躯,同时之人,能不顙泚。” 明 刘基 《北上感怀》诗:“闻之犹鼻酸,见者宜顙泚。”
基本含义
- 形容言辞或行动狂妄自大,无礼冒犯。
详细解释
- 颡泚是由“颡”和“泚”两个字组成的。颡指额头,泚指污浊。颡泚的意思是额头上有污浊之物,比喻言行骄横,傲慢无礼,不顾他人感受。
使用场景
- 颡泚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行举止过于嚣张自大,不顾他人感受的情况。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尊重他人、不顾社会规范的人。
故事起源
- 《汉书·董仲舒传》中有一则故事,说董仲舒是汉朝时期的一位儒家学者,他在朝廷上宣扬儒家思想,主张兴学治国。有一次,董仲舒对皇帝说:“臣以为陛下治理天下,应该以儒学为主,而不是以法律为主。”这番话无疑是对皇帝权威的挑战,引起了皇帝的不满。皇帝对董仲舒说:“你的话太过分了,你是不是认为自己是皇帝了?”董仲舒回答道:“陛下,我只是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并没有冒犯您的意思。”然而,皇帝却认为董仲舒的言辞傲慢无礼,无视皇帝的权威,于是将他贬斥到边远地区。后来,人们用“颡泚”来形容董仲舒的言行。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形容人的言行骄横,傲慢无礼。
例句
- 1. 这个人太颡泚了,完全不把别人放在眼里。2. 别人的意见他从来不听,真是太颡泚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颡泚”与“傲慢自大”这个意思联系起来记忆。想象一个人额头上有污浊的东西,代表他傲慢自大,不顾他人感受。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傲慢自大相关的成语,如“目空一切”、“目中无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对老师说一些颡泚的话,老师生气了。2. 初中生:他在班级里表现得很颡泚,没有人喜欢他。3. 高中生:这个学生对老师的批评毫不在意,真是太颡泚了。4. 大学生:他以为自己很了不起,总是对别人指指点点,真是太颡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