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斿
拼音fú yóu
注音ㄈㄨˊ ㄧㄡˊ
繁体
基本解释
同“ 浮游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品德或行为轻浮,不严肃。也用来形容物体不稳定,容易动摇。
详细解释
- 浮斿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浮指轻浮、不稳定,斿指摇动、动摇。合在一起表示人的品德或行为轻浮,不严肃,也可以用来形容物体不稳定,容易动摇。
使用场景
- 浮斿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行为不端正、不稳定,或者物体易动摇。可以用在贬义的语境中,用来批评或警示他人不要轻浮或不稳定。
故事起源
- 浮斿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逍遥游》一文中。庄子讲述了一个故事,说有一只鸟飞到了南海,鸟问南海:“我是你的一只鸟,你是我的一片海,我们彼此相互依赖。但是我听说东海的鱼可以变成鸟飞上天空,我很羡慕他们。你能不能帮我变成鱼呢?”南海回答道:“我可以帮你变成鱼,但是你必须放弃飞翔,也就是你的本能。”鸟想了想,最终决定放弃变成鱼的机会,因为他觉得飞翔是他的本能,放弃了飞翔就失去了自己的真正价值。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坚守自己的本性和原则,不要轻易改变自己。浮斿一词也就由此而来,用来形容人的品德或行为轻浮,不严肃。
成语结构
- 浮斿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固定的词序。
例句
- 1. 他的态度浮斿,说话从来不认真。2. 这个计划太浮斿了,没有可行性。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浮斿”联想为“飘浮”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想象一个人在空中飘浮,没有牢固的根基,就容易被风吹动摇,代表着轻浮、不稳定的品质。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品德或行为相关的成语,如“轻佻”、“轻狂”等,来加深对这类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的举止很浮斿,老师常常批评他。初中生:她的态度浮斿,从来不认真对待学习。高中生:这个政治家的言行很浮斿,让人难以信任。大学生:他的决策太浮斿了,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成年人:对待工作要认真负责,不能浮斿敷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