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嗔拳在词典中的解释
chēnquán

嗔拳

拼音chēn quán

注音ㄔㄣ ㄑㄨㄢ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谓因恼怒而挥拳。 宋 王洋 《遣兴》诗:“贫病欺人须服弱,嗔拳笑面却应休。” 金 元好问 《王主簿革<寄答刘京叔>》诗序:“﹝ 革 ﹞初在 太原 作诗,有‘赤心遭白眼,笑面得嗔拳’之句。”
    (2).古时南方娱乐项目。扮演者戴面具,作勇士架势。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博弈嬉戏·嗔拳》:“ 江 淮 之俗,每作诸戏,必先设嗔拳笑面……按《荆楚岁时记》有谚语云:‘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细腰鼓,戴胡公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除。’今南方为此戏者,必戴面如胡人状,作勇士之势,谓之嗔拳,则知其为 荆 楚 故旧矣。”

基本含义

  • 愤怒的拳头

详细解释

  • 嗔拳是指怒气冲天的拳头,形容愤怒、气愤之极。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愤怒到极点,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故事起源

  • 据传,嗔拳最早出自明代作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白圭传》,其中描写了一个人因为受到欺骗而愤怒到极点,拳头紧握,形成了嗔拳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嗔拳是由“嗔”和“拳”两个词组合而成,其中,“嗔”表示愤怒,怒气冲天;“拳”表示拳头。

例句

  • 1. 他听到那个消息后,嗔拳已经握得紧紧的了。2. 她的嗔拳让人感到恐惧,没人敢惹她生气。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嗔拳与愤怒的拳头形象联想在一起,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和了解其他与愤怒、情绪相关的成语,如“怒火中烧”、“怒不可遏”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当他看到自己的作业被同学损坏时,他的嗔拳就握得紧紧的了。2. 初中生:老师批评他的时候,他的嗔拳让同学们感到害怕。3. 高中生:考试作弊被发现后,他的嗔拳几乎要打出来了。

拆字解意

嗔拳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