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迎尸在词典中的解释
yíngshī

迎尸

拼音yíng shī

注音ㄧㄥˊ ㄕㄧ

繁体

基本解释

  • (1).古代祭礼之一。上古祭祀时,立尸以代死者受祭。尸由臣下或死者晚辈充任。“迎尸”指迎接象征死者神灵而受祭的人。《仪礼·士虞礼》:“祝迎尸。” 郑玄 注:“尸,主也。孝子之祭不见亲之形象。心无所繫,立尸而主意焉。” 清 姚鼐 《题汾州太守墓庐图》诗:“自从 秦 汉 来,閟宫礼销鑠。厌祭不迎尸,同堂废特禴。” 鲁迅 《热风·随感录五十四》:“ 中国 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油松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迎尸拜蛇以至美育代宗教,都摩肩挨背的存在。”
    (2).谓接回尸体。《资治通鉴·汉武帝建元六年》:“迎尸千里之外,裹骸骨而归。”

基本含义

  • 迎接已故的人。

详细解释

  • 迎尸是指迎接已故的人的灵魂或尸体。它常常用于形容人们对逝去的亲人或英雄的追思和纪念。

使用场景

  • 迎尸常用于描述人们对已故亲人的怀念和纪念活动。它也可以用于描述对英雄或历史人物的敬仰和纪念活动。

故事起源

  • 迎尸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和宗教信仰。人们相信死者的灵魂会返回世间,因此会进行迎接和祭拜的仪式。

成语结构

  • 迎尸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迎”和“尸”两个字组成。

例句

  • 1. 每年的清明节,我们都会去迎尸祭拜我们已故的亲人。2. 这座城市修建了一座纪念碑,用以迎尸英雄们的英勇事迹。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在迎接已故的亲人,或者想象一个人在迎接英雄的灵魂。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祭拜和纪念的习俗和仪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清明节我和家人一起去墓地迎尸祭拜爷爷。2. 初中生:我们学校举办了一场迎尸仪式,向为国捐躯的英雄致敬。3. 高中生:在这个迎尸的季节,我思念着已故的祖父母,希望他们在天堂安息。

拆字解意

迎尸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