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括帖在词典中的解释
kuòtiē

括帖

拼音kuò tiē

注音ㄎㄨㄛˋ ㄊㄧㄝ

繁体

基本解释

  • 犹帖括。 明 臧懋循 《<元曲选>序》:“或谓 元 取士有填词科,若今括帖。”参见“ 帖2括 ”。

基本含义

  • 指言辞得体,文笔优美。

详细解释

  • 括帖原指文辞典雅,文笔流畅,后来也用来形容言辞得体,文笔优美。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文笔优美的文章、演讲或者人的言辞得体。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唐代,当时有一位名叫张说的文人,他的文章文辞优美,引人入胜,备受赞赏。有一天,他在写完一篇文章后,将纸卷起来,放在书桌上。恰巧有人路过,看到了张说的文章,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他忍不住赞叹道:“这篇文章真是括帖啊!”于是,括帖这个词语就流传了下来。

成语结构

  • 括帖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括”是动词,表示捆绑、包裹的意思;“帖”是形容词,表示整齐、得体的意思。

例句

  • 1. 他的演讲真是括帖,让人听了非常舒服。2. 这篇文章的文笔真是括帖,读起来很有味道。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括帖”与“文笔优美、言辞得体”等词语联系起来进行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文笔相关的成语,如“文不加点”、“文从字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教的课文写得很括帖,我都能理解。2. 初中生:这篇作文的文笔很括帖,读起来很流畅。3. 高中生:他的演讲真是括帖,令人印象深刻。4. 大学生:这位作家的文字真是括帖,引人入胜。5. 成年人:他的辞职信写得很括帖,表达了自己的诚意。

拆字解意

括帖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