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体貌在词典中的解释
mào

体貌

拼音tǐ mào

注音ㄊㄧˇ ㄇㄠˋ

繁体

基本解释

  • ◎ 体貌 tǐmào
    (1) [appearance]∶身材容貌
    (2) [treat sb.with due respect]∶指以礼貌相待

英文翻译

  • 1.(of a person) posture and facial features

详细解释

  • 亦作“ 体皃 ”。1.体态容貌;模样。《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玉 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词。” 李周翰 注:“言 玉 容貌美丽,能为几微之词。”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六:“君才过人,而体貌躁,非女婿才。”一本作“ 体皃 ”。 宋 彭乘 《续墨客挥犀·海人》:“时月正明,见十数人自海连臂而出,登屿笑语,语不可解,体貌与人无异,但裸形耳。”
    (2).形容;描绘。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状者,貌也。体貌本原,取其事实。” 詹鍈 义证引 李曰刚 曰:“体貌本谓体态与貌相……舍人此处独用作动词,犹言‘形容’‘描绘’也。”
    (3).体制;规矩。《国语·楚语上》:“体貌以左右之,明行以宣翼之。” 唐 李德裕 《上尊号玉册文》:“内严体貌,增堂陛之峻,外絶缔交,去辅车之势。”
    (4).礼貌。体,通“ 礼 ”。 宋 王安石 《上宋相公启》:“优为体貌,略去等夷。”
    (5).谓以礼相待;敬重。体,通“ 礼 ”。《战国策·齐策三》:“ 淳于髠 为 齐 使於 荆 ,还反,过 薛 , 孟尝君 令人体貌而亲郊迎之。”一本作“ 礼貌 ”。 宋 苏轼 《赐知永兴军韩缜三上表陈乞致仕不允断来章诏》:“朕体貌诸老,仪刑四方。” 清 方苞 《二贞妇传》:“家人重其义,故於其子亦体貌焉。”

基本含义

  • 人的外貌和身体形态。

详细解释

  • 体貌指的是人的身体外貌和形态。它包括人的脸部、身高、体型、肤色、眼睛、鼻子、嘴巴等方面的特征。

使用场景

  • 体貌常常用于描述一个人的外貌特征,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美丑、高矮、胖瘦等方面。

故事起源

  • 体貌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逍遥游》一文中。故事讲述了庄子与他的友人到达一个山间的湖泊,友人对湖泊的美丽景色赞叹不已,而庄子却说:“湖泊的美丽只是体貌,真正的美丽在于它的存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体貌只是表面的东西,真正重要的是内在的品质和存在。

成语结构

  • 体貌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他的体貌高大威猛,给人一种强大的感觉。2. 她的体貌清秀,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体貌”相关的形象进行联想来记忆。例如,想象一个人的体貌特征,然后与“体貌”这个词语进行联想,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体貌相关的词语,如“相貌”、“外貌”等,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区别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他的体貌看起来很强壮,可以保护我们。2. 小学生:她的体貌很漂亮,是我心目中的偶像。3. 中学生:他的体貌虽然一般,但他的才华和能力让人佩服。4. 大学生:在招聘会上,很多公司会重视学生的体貌,因为外貌也是一个人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拆字解意

体貌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