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襁
拼音chì qiǎng
注音ㄔㄧˋ ㄑㄧㄤˇ
繁体
基本解释
指婴孩。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我有‘明悟’之名,彼有‘五戒’之号。曾拾赤襁于雪地,遂留翠黛于禪关。”
基本含义
- 赤襁指的是婴儿出生时裹在红色布中的样子,引申为形容婴儿或小孩子。
详细解释
- 赤襁成语形容一个人非常年幼或无知,像婴儿一样纯真无邪。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不懂世事,缺乏经验和见识。
使用场景
- 赤襁一词常用于夸奖小孩子的可爱和天真无邪,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方面缺乏经验和知识。
故事起源
- 赤襁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了秦始皇在即位前,曾经到过一个山中的庙宇。庙里的神像是一个赤襁婴儿,秦始皇非常喜欢,认为这是一个吉祥的预兆。因此,赤襁一词就被用来形容婴儿或小孩子。
成语结构
- 赤襁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赤”和“襁”。
例句
- 1. 这个小男孩真是个赤襁,一点世故都不懂。2. 她虽然年纪小,但是心思却不像个赤襁,非常聪明。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一个裹着红色布的婴儿来记忆赤襁这个成语。红色布代表赤襁婴儿,而赤襁则表示婴儿或小孩子。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形容婴儿或小孩子的成语,例如“婴儿学步”、“童言无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赤襁,什么都不懂。2. 初中生:这个小男孩虽然赤襁,但是他很聪明。3. 高中生:他在这个领域还是个赤襁,需要更多的经验和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