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伏息在词典中的解释

伏息

拼音fú xī

注音ㄈㄨˊ ㄒㄧ

繁体

基本解释

  • 隐匿形迹。《汉书·礼乐志》:“姦伪不萌,祅孽伏息,隅辟越远,四貉咸服。”

基本含义

  • 休息,停歇

详细解释

  • 伏息是由“伏”和“息”两个字组成的成语。伏指压制、压伏,息指停止、休息。合在一起,表示停止活动、休息一段时间。

使用场景

  • 伏息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暂时停下来休息、停工或休整一段时间。也可以用来形容军队等暂时休战、停火。

故事起源

  • 伏息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伐柯》中。文章中描述了伐柯之战,战争结束后,人们为了休息和恢复体力,停下来休息一段时间。后来,伏息就成为了一个表示停止活动、休息的成语。

成语结构

  • 伏息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伏”和名词“息”组成。

例句

  • 1. 昨天工作太累了,今天我要伏息一下。2. 马拉松比赛结束后,选手们需要伏息一段时间来恢复体力。3. 经过一段时间的伏息,他们又重新开始了工作。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伏息”拆分成两个字分别记忆,例如,“伏”可以联想为压制、停止,而“息”可以联想为休息、停休。这样记忆起来会更加容易。

延伸学习

  • 如果对于成语“伏息”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休息、停止相关的成语,例如“停息”、“息事宁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晚上我要早点伏息,明天早上才能精神饱满地上学。2. 初中生:考试结束后,我会伏息几天,然后开始复习下一次的考试。3. 高中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习,现在是时候伏息一下,放松一下自己了。

拆字解意

伏息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