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截火在词典中的解释
jiéhuǒ

截火

拼音jié huǒ

注音ㄐㄧㄝ ˊ ㄏㄨㄛˇ

繁体

基本解释

  • 指烟抽到中途断火熄灭。 金大为 《吉林特产·蛟河晒烟》:“ 蛟河 晒烟的特点是:叶大肉厚,味香醇,耐潮湿,不截火,不走味。”

基本含义

  • 指夺取他人的财物或权力。

详细解释

  • 截火源自《列子·天瑞》:“夫火燎之,不可截也。”意为火烧起来后无法截断。引申为夺取他人的财物或权力,比喻抢夺或篡夺。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强取豪夺、抢夺权力或财富的行为。可以用于描述政治斗争、商业竞争等场景。

故事起源

  • 《列子·天瑞》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哲学著作,作者是战国时期的名士列御寇。故事中的“夫火燎之,不可截也”是列子的一种比喻,后来被引申为成语“截火”。

成语结构

  • 截火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截”和名词“火”组成。

例句

  • 1. 他用不正当手段截火,最终被法律制裁。2. 这个公司通过截火的手段迅速崛起,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截火”想象成一个人在火焰中截取火焰的形象,以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权力、财富相关的成语,如“夺权”、“窃贼”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截火抢走了小红的玩具。2. 初中生:他们利用技术手段截火,窃取了对方的机密文件。3. 高中生:政治斗争中,各个派系互相截火,争夺最高权力。4. 大学生:这家公司通过截火手段迅速扩张,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拆字解意

截火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