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瓠蠡在词典中的解释

瓠蠡

拼音hù lí

注音ㄏㄨˋ ㄌ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 用葫芦制成的盛器。《周礼·春官·鬯人》“禜门用瓢齎” 郑玄 注引 汉 杜子春 曰:“瓢,谓瓠蠡也。”

基本含义

  • 指人的心思、计策、志向等不可测度或不可捉摸。

详细解释

  • 瓠蠡,古代器具的名称,由瓠和蠡组成。瓠为葫芦,象征着容器;蠡为量器,象征着度量。瓠蠡寓意为“容器的度量不可测量”,用来比喻人的心思、计策、志向等无法预测或捉摸。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心思、计策、志向等难以揣测或捉摸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事物的价值或重要性无法估量。

故事起源

  • 相传,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位名叫公孙衍的谋士,他善于谋略,智慧过人。有一次,齐国国君问他:“你的计策如何?”公孙衍回答说:“我的计策就像瓠蠡一样,无法测量。”公孙衍以瓠蠡比喻自己的计策,意味着他的计策高深莫测,无人能够预测和捉摸。

成语结构

  • 瓠蠡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单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心思像瓠蠡一样,让人捉摸不透。2.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像瓠蠡一样,无法预料。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葫芦里面装着一个量器,但无法测量的情况,这样可以帮助记忆“瓠蠡”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心思、计策、志向相关的成语,如“胸有成竹”、“谋定而后动”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的心思像瓠蠡一样,我们永远猜不透。初中生:这个难题的答案就像瓠蠡一样,我们无法预测。高中生:他的计划就像瓠蠡一样,充满了不可测量的潜力。大学生:这个项目的价值就像瓠蠡一样,无法估量。

拆字解意

瓠蠡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