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雉堞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ìdié

雉堞

拼音zhì dié

注音ㄓㄧˋ ㄉㄧㄝ ˊ

繁体

基本解释

  • ◎ 雉堞 zhìdié
    [crenellation;parapei] 古代城墙上掩护守城人用的矮墙,也泛指城墙

详细解释

  • (1).城上短墙。《文选·鲍照<芜城赋>》:“板筑雉堞之殷,井干烽櫓之勤。” 李善 注:“ 郑玄 《周礼》注曰:‘雉,长三丈,高一丈。’ 杜预 《左氏传》注曰:‘堞,女墙也。’” 宋 苏轼 《雩泉记》:“雉堞楼观,仿佛可数。”《明史·广西土司传一·柳州》:“始 洛容 在万山中,城小无雉堞。”
    (2).泛指城墙。《陈书·侯安都传》:“ 石头城 北接岗阜,雉堞不甚危峻。” 唐 司空曙 《南原望汉宫》诗:“荒原空有 汉 宫名,衰草茫茫雉堞平。”

基本含义

  • 指城墙上的雉堞,比喻坚固的城墙或堡垒。

详细解释

  • 雉堞是古代城墙上为了防守敌人而建造的一种特殊结构。它是由一层层错落有致的突出部分组成,形状类似于雉鸟的尾巴,因此得名。雉堞的建造使城墙更加坚固,能够提供更好的防御效果。因此,成语“雉堞”常用来比喻坚固的防御工事或防线。

使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使用“雉堞”来形容某个组织、团队或个人具有坚固的防御能力,能够抵御外来的攻击或困难。此外,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方的防御设施非常完善,能够有效保护居民的安全。

故事起源

  • 雉堞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左传·僖公十七年》:“以雉堞之,可不虞也。”该句描述了一个国家在面对外敌入侵时,采取了雉堞等坚固的防御工事来保护自己,以免受到敌人的攻击。后来,人们将雉堞作为成语使用,用来比喻坚固的防御工事或堡垒。

成语结构

  • 雉堞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这家公司的安全措施就像一座雉堞,能够有效地保护员工的安全。2. 这个城市的交通系统堪比雉堞,即使遇到突发情况也能保持正常运行。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雉堞”与坚固的城墙形象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图像,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城墙、防御相关的成语,如“金城汤池”、“铁壁铜墙”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爸爸是我的雉堞,保护我不受欺负。2. 初中生:学习是我的雉堞,能够帮助我应对各种挑战。3. 高中生:这本词典是我的雉堞,帮助我解决了很多语言难题。4. 大学生:学校图书馆是我的雉堞,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雉堞”。

拆字解意

雉堞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