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鞠衣在词典中的解释

鞠衣

拼音jū yī

注音ㄐㄨ ㄧ

繁体

基本解释

  • 古代王后六服之一,九嫔及卿妻亦服之。其色如桑叶始生。《周礼·天官·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褘衣、揄狄、闕狄、鞠衣、展衣、缘衣。” 郑玄 注:“ 郑司农 云:‘鞠衣,黄衣也。’鞠衣,黄桑服也。色如鞠尘,象桑叶始生。”《周礼·天官·内司服》:“辨外、内命妇之服,鞠衣、展衣、缘衣。” 郑玄 注:“内命妇之服:鞠衣,九嬪也……外命妇者,其夫孤也,则服鞠衣。”《礼记·月令》:“﹝季春之月﹞是月也,天子乃荐鞠衣于先帝。” 郑玄 注:“为将蚕,求福祥之助也。鞠衣,黄桑之服。”《北堂书钞》卷一二八引《三礼图》:“鞠衣,王后亲桑之服也。孤之妻服以从助祭,其鞠衣之色,象桑始生。”

基本含义

  • 指为了表示敬意而行礼,并将衣襟拱起。

详细解释

  • 鞠衣是一种古代的行礼方式,行礼者会将衣襟拱起,以示敬意。这个成语的含义延伸为表示恭敬、尊敬或敬佩之情。

使用场景

  • 鞠衣多用于形容对长辈或尊贵的人表示敬意,也可以用于形容对他人的行为或品德表示赞赏。

故事起源

  • 据说,鞠衣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楚国。楚国有一位名叫鞠武的将军,他战功赫赫,深受楚王的器重。有一次,楚王亲自到鞠武的营帐探望他,鞠武非常恭敬地行礼并将衣襟拱起,以示敬意。楚王非常满意,对他赞赏有加。后来,人们就用“鞠衣”来形容恭敬、尊敬的行为。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其中“鞠”是动词,表示行礼;“衣”是名词,表示衣襟。

例句

  • 1. 他见到长辈时总是鞠衣行礼,十分有礼貌。2. 她的品德高尚,深受大家的敬佩和鞠衣。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将“鞠”想象成人们行礼时的动作,将“衣”想象成衣襟。通过将这个动作和衣襟联系起来,可以更容易地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鞠衣有关的成语,例如“鞠躬尽瘁”、“鞠躬尽力”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在老师生日时都会鞠衣向她表示祝福。2. 初中生:学校举行庆祝活动时,学生们都会鞠衣向校长表示感谢。3. 高中生:他的学术成就非常高,同学们都对他鞠衣。4. 大学生:在毕业典礼上,我们都会鞠衣向导师表示敬意。

拆字解意

鞠衣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