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穣
拼音shǔ ráng
注音ㄕㄨˇ ㄖㄤˊ
繁体
基本解释
黍秆。《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乃使巫以桃茢先祓殯” 晋 杜预 注:“茢,黍穰。” 孔颖达 疏:“ 杜 云‘茢,黍穰’者,今世所谓苕帚者,或用薍穗,或用黍穰,二者皆得为之也。” 宋 窦苹 《酒谱》:“凡人醉卧黍穰中必成癩醉。”《宣和遗事》后集:“时风寒,夜宿竹簟,侍御人取茅及黍穰作焰,与二帝同坐,向火至明。”
基本含义
- 指丰收的庄稼,也用来比喻美好的时光或景象。
详细解释
- 黍穣是古代中国的一种主要粮食作物,代表着丰收和富饶。成语黍穣引申为丰收的意义,也可用来形容美好的时光或景象。
使用场景
- 黍穣常用于描述农田丰收的情景,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生活富足、幸福美满的时光。在日常生活中,黍穣可以用来表达对事物发展顺利、取得丰硕成果的祝福。
故事起源
- 黍穣一词出自《诗经·小雅·黍离》中的一首诗,诗中描述了丰收的黍稷和离散的景象,引申为美好的时光。后来,黍穣逐渐成为表达丰收和美好的象征。
成语结构
- 黍穣是一个双音双义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今年的庄稼收成好得像黍穣一样,农民们都笑逐颜开。2. 这个社区的居民生活富足,幸福如黍穣。3. 她的事业蒸蒸日上,前途一片黍穣。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黍穣的发音“shǔ ràng”来记忆,将其与丰收和美好的意义联系起来。可以想象庄稼丰收的场景,或者想象一个幸福美满的生活,以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丰收和富饶相关的成语,如丰收累累、富饶美满等。也可以了解中国的农业文化和传统节日,如中秋节、春节等与丰收有关的习俗和传统。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年的庄稼收成好得像黍穣一样,农民叔叔都很开心。2. 初中生:这个社区的居民生活富足,幸福如黍穣,他们过得很快乐。3. 高中生:她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事业蒸蒸日上,前途一片黍穣,让人羡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