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缶
拼音xī fǒu
注音ㄒㄧ ㄈㄡˇ
繁体
基本解释
战国 时,在 秦 赵 渑池 之会上, 赵王 为 秦王 鼓瑟, 秦王 却不肯为 赵王 击缶。 赵 臣 蔺相如 以“颈血溅大王”威胁 秦王 ,迫使 秦王 击缶,从而为 赵 雪耻。因 秦 在西方,故称 秦王 所击之缶为“西缶”。 晋 潘岳 《西征赋》:“耻东瑟之偏鼓,提西缶而接刃。辱十城之虚寿,奄 咸阳 以取儁。” 晋 卢谌 《览古》诗:“西缶终双击,东瑟不隻弹。”
基本含义
- 指瓮中之鳖,比喻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无法自由发展。
详细解释
- 西缶是由“西”和“缶”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西”是指方位词,表示在西边;“缶”是古代一种盛酒或盛水的陶器。西缶的意思是指鳖被关在瓮里,无法自由活动。这个成语比喻人处于狭小的环境中,无法自由发展,受到限制。
使用场景
- 西缶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或组织在某种环境中受到限制,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或才华。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有才华的人在一个狭小的公司环境中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
故事起源
- 西缶的典故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养了一只鳖,每天都把它关在一个瓮里。鳖被关在瓮里,无法自由活动,只能在狭小的范围内游动。这个故事就形成了西缶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人受到限制,无法自由发展。
成语结构
- 西缶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西”和“缶”。其中,“西”是方位词,表示在西边;“缶”是一个古代陶器,用来盛酒或盛水。
例句
- 1. 他在这家小公司里工作了十年,一直被西缶着,无法发展自己的事业。2. 这个学生的才华很出众,可惜一直被家庭的困境西缶着,无法有更好的发展。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西缶”与“被限制”或“被困住”这些概念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鳖被关在一个狭小的瓮里,无法自由活动,就像一个人受到限制,无法发展自己的能力。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来扩展对“西缶”的理解。例如,“鸡犬不宁”、“束手无策”等成语都可以与“西缶”进行类比,帮助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觉得被关在一个小房间里就像是西缶一样,无法自由玩耍。2. 初中生:老师总是给我们安排很多课外班,让我们感觉像是被西缶住了一样,没有时间自由活动。3. 高中生:我希望能够去一个开放的大城市读大学,不想被西缶在一个小县城里。4. 大学生:虽然我在一家小公司工作,但我不想被西缶住,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发展自己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