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苘麻在词典中的解释
qǐng

苘麻

拼音qǐng má

注音ㄑㄧㄥˇ ㄇㄚˊ

繁体

基本解释

  • ◎ 苘麻 qǐngmá
    [Indian mallow] 一种高的一年生草本苘麻属植物,茎长而直,叶心形,被茸毛,花黄色,茎皮产生一种长而强韧的纤维,可用来制麻绳、麻袋,因此有时栽培,原产印度,但在热带和温带地方作为逸生植物被广泛归化

英文翻译

  • 1.piemarker; wild cotton

详细解释

  • (1).即青麻。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夏服》:“又有苘麻一种,成本甚粗,最粗者以充丧服。”
    (2).指苘麻皮或苘麻绳。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一折:“百忙里鞋儿断了乳,好着我难行,也是我穷对付,扯将这蒲包上檾麻且繫住。”

基本含义

  • 指草木凋谢之时。

详细解释

  • 苘麻,又称“青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成语“苘麻”比喻草木枯萎凋谢的景象。在中国文化中,苘麻常被用来形容事物的衰败和结束,暗示着生命的无常和变迁。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事物的消亡、衰败、凋谢等情况。可以用来描述自然界的现象,也可用于比喻人们的命运、事业或者感情的结束。

故事起源

  • 《荀子·劝学》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楚国一位名叫苘姜的美丽女子因为丈夫被杀而悲痛欲绝,她每天都哭泣到深夜,最终变成了一棵苘麻。这个故事成为了苘麻成语的来源,形象地表达了苘麻的象征意义。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苘麻为主语。

例句

  • 1. 这个家族经历了几代人的辛勤经营,如今已经是苘麻一片。2. 战争的蹂躏使这座城市变成了一片苘麻。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苘麻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片枯萎的草地,寓意事物的衰败和结束。

延伸学习

  • 苘麻成语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被广泛应用,如诗词、小说等。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文学作品,了解更多关于苘麻的意象和引申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春天来了,大街上的花草都不再苘麻了。2. 初中生:他的事业经历了起起落落,现在已经是一片苘麻。3. 高中生:这个国家经历了战乱,如今已经是一片苘麻。

拆字解意

苘麻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