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关门主义在词典中的解释
guānménzhǔ

关门主义

拼音guān mén zhǔ yì

注音ㄍㄨㄢ ㄇㄣˊ ㄓㄨˇ 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指拒绝团结其它社会组织、社会力量或拒不接纳符合条件的人参加本组织的错误倾向。 瞿秋白 《论大众文艺·欧化文艺》:“因为新文艺--欧化文艺运动的最初一时期,完全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运动,所以这种文艺革命运动是不彻底的,妥协的,同时又是小团体的,关门主义的。” 郭沫若 《雄鸡集·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在这个运动中,有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在统一战线问题上曾经采取狭隘的关门主义的错误观点。” 柳青 《创业史》第二部第四章:“互助合作运动大发展,准定有大批贫雇农够上当党员的条件。我们能实行关门主义吗?不能!”

基本含义

  • 指对外封闭、不与外界交流的态度或做法。

详细解释

  • 关门主义源自于“关门不出,闭门不言”的意思,形容一个人或组织对外界持封闭态度,不与外界交流或合作。这种态度往往是出于狭隘、保守、排斥的心态,缺乏开放和包容的精神。

使用场景

  • 关门主义可以用来形容个人、团体、国家或组织在处理事物时的封闭态度。例如,一个企业拒绝与其他企业合作,只关注自己的利益,就可以说该企业有关门主义的倾向。又如,一个国家对外闭关自守,不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流合作,也可以称之为关门主义。

故事起源

  • 关门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的中国,当时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些封闭、排外的思潮。这种思潮认为中国应该封闭自守,不与外国交往,以保护自己的利益。这种态度在当时被称为关门主义。

成语结构

  • 关门主义是由三个词组成的成语,分别是“关门”、“主义”。其中,“关门”表示封闭、闭塞,“主义”表示一种理论或信仰体系。

例句

  • 1. 这个组织一直坚持关门主义,不与其他组织合作。2. 政府应该摒弃关门主义的思维,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记忆技巧

  • 可以把“关门主义”想象成一个人关上门,坐在屋子里不与外界交流,拒绝接受新事物和观点。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了解相关的历史事件、国际关系以及开放与封闭的思想理论,深入理解关门主义的含义和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有一个同学总是不愿意和别人一起玩,他有关门主义。2. 初中生:有些国家对外封闭,不愿意与其他国家交流,这是一种关门主义的表现。3. 高中生:在全球化的时代,保持开放的心态对于个人和国家来说都很重要,不能陷入关门主义的错误思维。

拆字解意

关门主义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