缕綦
拼音lǚ qí
注音ㄌㄩˇ ㄑ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用线织綦。《国语·齐语》:“故天下诸侯罢马以为币,缕綦以为奉。” 韦昭 注:“缕綦,以缕织綦,不用丝,取易共也。綦,綺文。”
基本含义
- 形容线条纤细细腻。也用来形容文字或思维的细腻。
详细解释
- 缕綦原指丝线纤细细腻,后来引申为形容线条、文字或思维等细腻、精妙。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细腻的线条、文字或思维等,也可用于形容细致入微的工作、处理事情的方式等。
故事起源
- 缕綦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中的一则故事。当时,齐国有位名叫缕子綦的人,他非常擅长制作精美的红色丝线。他所制作的线条纤细细腻,受到了众人的赞赏。后来,人们就用“缕綦”来形容线条纤细细腻,引申为形容文字或思维的细腻。
成语结构
- 缕綦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其中,“缕”是名词,意为丝线;“綦”是形容词,意为纤细。
例句
- 1. 他的字写得非常缕綦,每一笔都非常细腻。2. 这幅画的线条非常缕綦,给人一种细腻的感觉。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缕綦”的发音来记忆,将“缕”联想为丝线的纤细,将“綦”联想为细腻的形容。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来扩展对“缕綦”的理解,如“细腻”、“纤细”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副画的线条画得非常缕綦,看上去很漂亮。2. 初中生:她的字写得非常缕綦,每一笔都非常细腻。3. 高中生:他的思维非常缕綦,每一个观点都非常精妙。4. 大学生:这篇文章的叙述非常缕綦,给人一种细腻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