鳏对
拼音guān duì
注音ㄍㄨㄢ ㄉㄨㄟˋ
繁体
基本解释
犹孤对。对仗的一种。谓一句诗中自相为对。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专愚》:“‘烟锁池塘柳’,五字寓五行,昔称鰥对。”
基本含义
- 指没有儿女的寡妇和鳏夫成对结合。
详细解释
- 鳏对是指没有子女的寡妇和没有配偶的鳏夫成对结合的现象。这个成语强调了两个人的孤独和无依无靠的境况,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婚姻和家庭的重视。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两个人孤独无助,互相依赖的情况。它可以用来形容两个人在困境中相互扶持,共同度过艰难时刻的情景。
故事起源
- 鳏对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诗经·小雅·鹤鸣》中的一首诗。诗中描述了一个鳏夫和寡妇相互依偎的情景,表达了两个人在孤独中相互慰藉的意境。
成语结构
- 鳏对这个成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鳏”和“对”。其中,“鳏”指没有配偶的男性,“对”表示成对结合。
例句
- 1. 他们两个人都是鳏对,互相依靠度过了许多艰难的岁月。2. 这对鳏对孤苦无依,生活十分困难。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寡妇和一个鳏夫相互依偎,形成一对鳏对的形象,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诗词,了解古代社会对于婚姻和家庭的观念。也可以学习与鳏对相关的文化和传统习俗,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婚姻制度和家庭价值观。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爷爷奶奶是一对鳏对,他们一起度过了很多年。2. 初中生:这对鳏对生活困难,但他们互相扶持,一起面对困境。3. 高中生:这个电影讲述了一对鳏对的爱情故事,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