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物平施
拼音chēng wù píng shī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chēng wù píng shī ㄔㄥ ㄨˋ ㄆㄧㄥˊ ㄕㄧ
称物平施(稱物平施)
根据物品的多少,做到施与均衡。《易·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孔颖达 疏:“称物平施者,称此物之多少,均平而施。”《汉书·律历志上》:“权者,銖、两、斤、钧、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 明 唐顺之 《条陈蓟镇补兵足食事宜》:“糴之贵贱因地腴瘠,假如腹里糴价五钱六钱,则穷边断是八钱九钱,奈何使苦寒与逸肥一样同折,非称物平施之义也。”
基本含义
- 指对待人或事物要公平合理,不偏袒不偏私。
详细解释
- 称物平施是由“称”、“物”、“平”、“施”四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称”表示衡量、评估;“物”指事物、人物;“平”表示公平、公正;“施”表示实施、行使。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要公平合理地对待人或事物,不偏袒不偏私。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表达对待人或事物要公平公正的态度和要求。它可以用来指导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要以公正的态度对待他人,不偏袒不偏私。
故事起源
- 《礼记·曲礼上》中有这样一段话:“凡王者之庙,称物平施。”这段话意思是说,君王在祭祀时要衡量物品的价值,公平地进行分配。后来,这个词语逐渐演变为表示对待人或事物要公平合理的意思。
成语结构
- 四个字的固定结构。
例句
- 1. 在评选比赛的时候,我们要称物平施,不偏袒任何一方。2.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对学生进行称物平施,不偏袒任何一个学生。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每个字的意思单独记忆,然后结合起来理解成语的整体含义。例如,“称”表示衡量、评估,“物”指事物、人物,“平”表示公平、公正,“施”表示实施、行使。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公平正义相关的成语,如“公正无私”、“公平合理”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要对我们每个人都称物平施,不偏袒任何一个同学。2. 初中生:我们要在比赛中遵循称物平施的原则,不偏袒任何一方。3. 高中生:作为学生会的成员,我们要在处理问题时称物平施,不偏袒任何一个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