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饴糖在词典中的解释
táng

饴糖

拼音yí táng

注音ㄧˊ ㄊㄤˊ

繁体

基本解释

  • 用米、麦芽熬成的糖浆。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徐中丞》:“听讼飢,家人供角黍,且判且啖,髭颐尽赤,盖误硃为飴糖,笔筯交下,不能復辨也。”

英文翻译

  • 1.cerealose; maltose; malt sugar

基本含义

  • 比喻言辞甜美,善于讨人喜欢。

详细解释

  • 饴糖是一种由糖蜜制成的甜食,口感甜美,深受人们喜爱。成语“饴糖”比喻言辞甜美,善于讨人喜欢。用来形容人的言辞甜蜜动听,能够讨得他人的欢心。

使用场景

  • 通常用来形容人的口才好,善于用甜美的言辞来讨好他人,使他人愿意接受自己的观点或帮助自己。

故事起源

  • 成语“饴糖”最早见于《战国策·齐策四》中的“言辞如饴糖,媚齐侯”。这句话形容的是楚国人公子无知糊涂,沉迷于齐国的美女,对齐国的国君齐侯奉承追捧,言辞甜美。因此,成语“饴糖”就被用来形容言辞甜美、善于讨好他人。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词组成,没有特定的固定搭配。

例句

  • 1. 他的演讲真是饴糖般的甜美,让人听了心情愉悦。2. 她的话语总是像饴糖一样甜蜜,让人无法拒绝她的请求。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饴糖这种甜食,表示人的言辞甜美,善于讨人喜欢。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言辞、口才相关的成语,例如“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讲解真是饴糖一样甜,我都不想离开教室了。2. 初中生:她的笑容像饴糖一样甜美,每次看到都会让人开心起来。3. 高中生:他的辩论技巧真是饴糖般的甜美,总是能够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

拆字解意

饴糖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