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柔寡断
拼音rén róu guǎ duàn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rén róu guǎ duàn ㄖㄣˊ ㄖㄡˊ ㄍㄨㄚˇ ㄉㄨㄢˋ
仁柔寡断(仁柔寡斷)
谓柔弱而缺乏主见。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其孱弱少用如此,是则仁柔寡断之主, 汉献 、 唐昭 之儔耳!”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性格仁慈温和,但在做决断时缺乏果断和坚定的态度。
详细解释
- 仁指仁爱之心,柔指温和善良,寡断指缺乏决断力。这个成语形容人性格上善良宽厚,但在面对问题时缺乏果断和坚定的决断力。
使用场景
- 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处理事情时犹豫不决,难以做出决断。也可以用来批评某人做事情不果断。
故事起源
- 《孟子·公孙丑上》中记载了这个成语的故事。春秋时期,齐国有个官员叫公孙丑,他在处理案件时总是优柔寡断,无法做出决断。孟子见到他后,用“仁柔寡断”来形容他的性格。
成语结构
- 仁柔寡断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三个成语组成。
例句
- 1. 他是个好人,但在做决定时总是仁柔寡断。2. 这个领导太仁柔寡断了,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仁柔寡断拆分为仁、柔、寡断三个部分进行记忆。仁表示仁爱之心,柔表示温和善良,寡断表示缺乏决断力。可以通过与这些含义相关的形象进行联想记忆,如一个温和善良的人在做决断时犹豫不决,就形成了仁柔寡断的形象。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人性格和决断力相关的成语,如“刚愎自用”、“犹豫不决”等,来增加词汇量和理解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仁柔寡断的人,不喜欢争吵。2. 初中生:老师在班级选班长时,他总是仁柔寡断,不知道该选谁。3. 高中生:他在考大学专业时仁柔寡断,不知道该选择文科还是理科。4. 大学生:他在工作中总是仁柔寡断,无法做出重要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