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恐栗在词典中的解释
kǒng

恐栗

拼音kǒng lì

注音ㄎㄨㄙˇ ㄌ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 恐栗 ”。恐惧战慄。 汉 张衡 《同声歌》:“情好新交接,恐慄若探汤。” 唐 柳宗元 《童区寄传》:“ 寄 伪儿啼,恐慄为儿恒状。” 宋 苏舜钦 《与欧阳公书》:“二相恐栗畏缩,自保其位,心知非是,口不肯言。”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潭既受水,渊渟滉漾,其深不测,睇观既久,咸生恐慄。”

基本含义

  • 恐惧和战栗

详细解释

  • 恐栗是由“恐”和“栗”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恐指恐惧、害怕,栗指战栗、颤抖。恐栗形容极度恐惧、战栗不已的状态。

使用场景

  • 恐栗多用于形容人在面对恐怖、惊慌或极度紧张的情况下的表现。也可以用来形容恐惧心理的强烈程度。

故事起源

  • 恐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部古文集《左传》。其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一个名叫魏舒的人,在参加一次考试时因为紧张而手足颤栗。后来,人们就用“恐栗”来形容极度恐惧的状态。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形容词性的“恐”和动词性的“栗”组成。

例句

  • 1. 他听到突然传来的枪声,不禁恐栗起来。2. 面对那只巨大的蜘蛛,她感到恐栗,无法动弹。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恐”和“栗”两个字分开记忆,恐指恐惧,栗指颤栗。可以想象自己在面对恐惧时,全身颤栗的情景,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1. 学习相关成语:惊恐万状、战战兢兢、胆战心惊等。2. 学习相关词语:恐惧、惊慌、紧张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晚上一个人走回家的时候,感到恐栗,忍不住加快了脚步。2. 初中生:听到老师突然发火,同学们都恐栗起来,生怕被批评。3. 高中生:考试前的紧张让我恐栗不已,但我还是尽力发挥了自己的水平。

拆字解意

恐栗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