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颓唐在词典中的解释
tuítáng

颓唐

拼音tuí táng

注音ㄊㄨㄟˊ ㄊㄤˊ

繁体

基本解释

  • [释义]
    (形)精神委靡。
    [构成]
    并列式:颓+唐
    [例句]
    一副颓唐的样子。(作定语)

近义词

  • 颓废、萎靡、低落、低沉、颓丧、消极、消沉、沮丧、委靡、悲怆、凄怨、忧愁

反义词

  • 振作、抖擞

英文翻译

  • 1.dejected; dispirited; downhearted

详细解释

  • ◎ 颓唐 tuítáng
    [decay;dejected;dispirited] 萎靡不振的样子
    颓唐遂往,长辞远逝,漂不远兮。——王褒《洞箫赋》
    (1).衰微貌;萧索貌。《文选·王褒<洞箫赋>》:“頽唐遂往,长辞远逝,漂不还兮。” 李善 注:“頽唐,陨坠貌。” 吕向 注:“隤 頽 唐,声微也。” 清 杜岕 《锺山积雪》诗:“气洁烟火围,頽唐冻岭互。” 朱自清 《背影》:“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
    (2).精神委靡不振的样子。语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时人目 夏侯太初 ‘朗朗如日月之入怀’, 李安国 ‘颓唐如玉山之将崩’。”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彭尚书奏折》:“臣一介书生,不学无术;加以老病頽唐,未能补报涓埃。”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文坛三户》:“破落户的颓唐,是掉下来的悲声,暴发户的做作的颓唐,却是‘爬上去’的手段。” 刘半农 《游香山纪事诗》:“颓唐一老僧,当窗缝破衲。”
    穨唐:1.陨坠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李安国 穨唐如玉山之将崩。”
    (2).委靡不振貌。 清 龚自珍 《语录》:“一则暮年穨唐,新亦无所见闻,而旧时所得,与精力而俱谢,此愚不肖之不及也。”

基本含义

  • 形容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失去了斗志和活力。

详细解释

  • 颓唐一词本指人的精神状态低落,形容失去了斗志和活力。在现代汉语中,颓唐也可以形容事物的憔悴、衰败,或者形容环境的萧条、凄凉。

使用场景

  • 颓唐一词常用于描述人们在失意、挫折或困境中的心情。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学习、感情等方面遭受打击后的心情低落,或形容一个团队、组织或国家在经历失败、衰退等情况下的状态。

故事起源

  • 《左传·襄公十四年》中有“颓然而乘之”一语,最早出现了“颓然”一词,意为精神衰败、消沉低落。后来,这个词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成语“颓唐”。

成语结构

  • 颓唐是一个由两个形容词组成的成语,其中“颓”形容词在前,表示状态低落、衰败;“唐”形容词在后,表示情绪消沉、失去斗志。

例句

  • 1. 他最近失恋了,整个人都变得颓唐了。2. 这个国家经济不景气,人民的生活也变得颓唐起来。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坐在地上,头低垂,表情低落,整个人看起来非常颓唐。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和形象。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颓唐相关的成语,如“颓丧”、“颓废”等。同时,可以学习其他描述情绪和心情的成语,如“郁闷”、“沮丧”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考试考得很差,感觉很颓唐。初中生:他被老师批评了一顿,整个人都颓唐了。高中生:她的梦想破灭了,变得颓唐而消沉。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心情变得颓唐而沮丧。成年人:生活的压力让他变得颓唐,失去了往日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