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妙有在词典中的解释
miàoyǒu

妙有

拼音miào yǒu

注音ㄇㄧㄠˋ ㄧㄡˇ

繁体

基本解释

  • (1).道家指超乎“有”和“无”以上的原始存在。《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太虚辽廓而无阂,运自然之妙有。” 李善 注:“妙有谓一也。言大道运彼自然之妙一,而生万物也……《老子》曰:‘道生一。’ 王弼 曰:‘一,数之始而物之极也。’谓之为妙有者,欲言有,不见其形,则非有,故谓之妙;欲言其无,物由之以生,则非无,故谓之有也。斯乃无中之有,谓之妙有也。” 唐 李白 《九华山联句》:“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
    (2).佛教指非有之有。与非空之空的“真空”相对。 南朝 梁 萧统 《令旨解法身义》:“寄以名相,故説妙有,理絶名相,何妙何有。”《景德传灯录·荷泽大师<显宗纪>》:“湛然常寂,应用无方,用而常空,空而常用。用而不有,即是真空;空而不无,便成妙有。”

基本含义

  • 非常奇妙或出人意料的事物或情况。

详细解释

  • 妙有是一个表示事物或情况非常奇妙或出人意料的成语。它强调了事物或情况的特殊性和不寻常性。使用这个成语时,可以形容一些令人惊奇或超乎寻常的事物或情况。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描述各种不同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1. 形容一件事情非常奇妙或出乎意料,让人惊讶。2. 形容某人的才能或智慧非常出众,令人赞叹。3. 形容某种情况或结果非常特殊或意外,超乎寻常。

故事起源

  • 关于妙有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确切记录,但这个成语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广泛使用。它的起源可能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文化传统有关,强调了奇妙和非凡的力量。

成语结构

  • 妙有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妙表示非常奇妙或出人意料,有表示存在或具有。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表示非常奇妙或不寻常的成语。

例句

  • 1. 他的创意真是妙有,让人难以置信。2. 这个魔术师的表演真是妙有,让观众惊叹不已。3. 这个问题的答案真是妙有,我从来没想到过。

记忆技巧

  • 记忆成语妙有的技巧可以通过以下方法:1. 关联:将成语与你熟悉的事物或情景关联起来,以便更容易记忆。

2. 分解

  • 将成语拆分成单个字,然后逐个记忆每个字的意思和发音,最后再合并记忆整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妙有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之相关的成语或文化知识,例如:1. 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如儒家、道家等,以更好地理解妙有的文化背景。2. 学习其他与奇妙和非凡相关的成语,如奇妙绝伦、非同寻常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今天在公园里捡到了一只彩虹色的鸟蛋,真是妙有。2. 初中生:他的数学成绩一直很差,但最近突然变得很好,真是妙有。3. 高中生:他设计的机器人竟然能够自主学习,真是妙有。4. 大学生:这个科学实验的结果出乎意料,真是妙有。5. 成人:我从小就喜欢音乐,现在我能在音乐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真是妙有。希望这个关于“妙有”的学习指南能对你有所帮助!

拆字解意

妙有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