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狴
拼音tóng bì
注音ㄊㄨㄙˊ ㄅ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谓同囚一狱。《孔子家语·始诛》:“ 孔子 为 鲁 大司寇,有父子讼者,夫子同狴执之。三月不别,其父请止,夫子赦之焉。” 王肃 注:“狴,狱牢也。” 唐 杨炯 《大唐益州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序:“奸雄独立,初明两观之诛;正教未行,仍赦同狴之罪。”
基本含义
- 同狴是指同一种动物,比喻志趣相投,性情相似的人。
详细解释
- 同狴的狴是指狴犴,一种神话中的怪兽,形似狮子,有角、有翼,能喷火。同狴的意思是指两只狴犴,它们性情相似,志趣相合,互相配合。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志同道合、性情相投的朋友、同事等关系。
故事起源
- 同狴的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狴犴。相传,狴犴是天帝的坐骑,能够辅佐天帝巡视天下,保护人间的安宁。狴犴有两只,它们性情相似,能够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任务。因此,人们将志趣相投、性情相似的人比喻为同狴。
成语结构
- 同狴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例句
- 1. 他们两个人是同狴,一起工作非常默契。2. 我们之间像同狴一样,互相理解,互相支持。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狴犴的形象与两只相互配合的动物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两只狴犴一起保护人间的安宁,表示志同道合的朋友或同事。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形容志同道合的成语,如“同甘共苦”、“同舟共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和我的朋友们就像同狴一样,一起玩耍,互相帮助。初中生:我们班上的同学关系很好,大家都是同狴,一起学习一起进步。高中生:我和我的闺蜜是同狴,我们的兴趣爱好都一样,经常一起出去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