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积竹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ú

积竹

拼音jī zhú

注音ㄐㄧ ㄓ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 犹攒竹。 明 杨慎 《升庵经说·积竹》:“ 徐鉉 《説文注》曰:‘积竹,谓削去白,取其青处合之,取其有力。’即今之攒竹法也。” 明 何景明 《内篇九》:“安轮之车,其辙不踰;重兵之阵,其刚不缺;积竹之矢,其中不靡。”参见“ 攒竹 ”。

基本含义

  • 指积累了很多的书籍或资料。

详细解释

  • 积竹意为积累很多的竹简,是指积累了大量的书籍或资料。比喻人学识渊博、知识丰富。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学问渊博的人,或者形容某人拥有大量的书籍或资料。

故事起源

  • 《庄子·逍遥游》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庄子的学问渊博。庄子说自己的学问就像积累了很多的竹简一样,数量众多。后来,人们就用“积竹”来形容学问渊博的人。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动词“积”和名词“竹”组成。

例句

  • 1. 他是一位积竹之才,无论什么问题都能给出很好的解答。2. 这个图书馆积竹如山,是学习的好地方。

记忆技巧

  • 可以想象一个人抱着一捆竹子,积累了很多的竹简,表示他的学问渊博。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学问、知识相关的成语,如“博览群书”、“渊博如海”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爸爸是一个积竹之才,他家里有很多很多的书。2. 初中生:老师说要多读书,积竹才能长,我要努力读书积累知识。3. 高中生:想要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必须要有积竹之才,多多阅读才能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拆字解意

积竹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