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竿椟在词典中的解释
gān

竿椟

拼音gān dú

注音ㄍㄢ ㄉ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 犹竿牍。 宋 戴埴 《鼠璞·中涓》:“今人通竿櫝言典籤,王府官也。”

基本含义

  • 指事物的差距或水平的高低。

详细解释

  • 竿椟是一个由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竿指的是竹竿或木竿,椟指的是椟子或箱子。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事物之间的差距或水平的高低。比喻人们在某一方面的能力、知识或成就上的差距。

使用场景

  • 竿椟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事物之间的差距,特别是在能力、知识或成就方面的差距。可以用来形容两个人的能力高低、两个团队的表现、两个产品的质量等等。

故事起源

  • 竿椟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论语·子罕篇》中。孔子对于学生的教育有着严格的要求,他说:“竿者无丝,竹者无篾,人无道不助。”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如果一个人没有道德修养,就不能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后来,这句话演变成了成语竿椟,用来形容事物之间的差距。

成语结构

  • 竿椟是一个由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竿和椟分别表示事物之间的差距或水平的高低。

例句

  • 1. 他们两个人的能力相差太大,简直是竿椟之别。2. 这两个产品的质量差距很大,可以说是竿椟之分。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竿椟的发音“gān dǔ”与“高低”的发音相似,帮助记忆竿椟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鸿鹄之志”、“鹤立鸡群”等,来扩展对事物差距的形容词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上的数学成绩相差很大,有的同学非常优秀,有的同学则相对较差,可以说是竿椟之别。2. 初中生:他和他的哥哥在学习上有着明显的竿椟之分,哥哥成绩优秀,而他则相对较差。3. 高中生:在学校的艺术节上,各个班级的表演水平有着明显的竿椟之别,有的班级的表演非常出色,有的班级则相对较差。

拆字解意

竿椟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