汩徂
拼音yù cú
注音ㄧㄩˋ ㄘ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疾行。《楚辞·九章·怀沙》:“伤怀永哀兮,汩徂南土。” 王逸 注:“徂,往也。” 南朝 齐 谢朓 《忝役湘州与宣城吏民别》诗:“汩徂奉 南岳 ,兼秩典邦号。”
基本含义
- 形容河水流动激烈,声势浩大。
详细解释
- 汩徂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汩指河水流动,徂指前进。这个成语形容河水流动激烈,声势浩大,象征力量雄伟,气势磅礴。
使用场景
- 汩徂常用于形容声势浩大、气势磅礴的场景。比如形容大雨倾盆、河水奔腾,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气势非凡、声威赫赫。
故事起源
- 据考证,汩徂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当时,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两军在垓下激战。项羽指挥的楚军浩浩荡荡,如大江奔腾,形势非常强大。于是有人用“汩徂”来形容楚军的威势。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形容词+动词。
例句
- 1. 大雨倾盆,河水汩徂,冲垮了河堤。2. 那位演讲者气势汩徂,令人印象深刻。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汩徂”与“河水激烈流动”的场景联系在一起,形象地想象河水奔腾的声势,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形容声势浩大、气势磅礴的成语,如“波澜壮阔”、“浩如烟海”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大雨过后,河水汩徂,水声响亮。2. 初中生:他的演讲气势汩徂,让人印象深刻。3. 高中生:战争期间,士兵们的血性汩徂,勇猛无比。4. 大学生:这部电影的场面汩徂,震撼人心。5. 成年人:他的领导风格汩徂,令人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