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公扈在词典中的解释
gōng

公扈

拼音gōng hù

注音ㄍㄨㄙ ㄏ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 见“ 公户 ”。

基本含义

  • 指官吏效法古代帝王,以威严的姿态巡视检查百姓,以示威严和权威。

详细解释

  • 公扈源自《左传·成公二年》:“公扈者,古者皆有之。”公扈指的是古代帝王的随从,负责巡视百姓,维护社会秩序。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官吏以威严的姿态巡视检查百姓,以显示他们的威严和权威。

使用场景

  • 公扈一词多用于贬义,指官员以权威姿态对待百姓,表现出傲慢和专横的态度。可以用于形容某些官员滥用职权,对待百姓不公平或不尊重。

故事起源

  • 公扈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成公二年》中,但具体的故事起源已经无从考证。

成语结构

  • 公扈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公”和“扈”两个字组成。

例句

  • 1. 这位官员对待百姓非常公扈,完全没有尊重他们的权益。2. 我们不希望看到官员们以公扈的态度对待百姓。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公扈记忆为“公公才会扈”,即只有权威的公公才会以公扈的姿态对待百姓。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帝王的巡视制度以及官吏的职责,以加深对公扈一词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对我们要求太多了,简直就是公扈。2. 初中生:校长对学生的要求过于严苛,有点公扈的感觉。3. 高中生:政府官员应该更加关注百姓的需求,而不是以公扈的态度对待他们。4. 大学生:我们不应该容忍官员滥用职权,对待百姓以公扈的姿态。希望这个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

拆字解意

公扈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