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公堂
拼音yán gōng táng
注音ㄧㄢˊ ㄍㄨㄙ ㄊㄤˊ
繁体
基本解释
古代指经官府准允开业的盐商的盐栈。后亦指官府的盐栈。《负曝闲谈》第三回:“这身行头,他本来是没有的,全靠那几包盐卖在盐公堂里,得了几十两银子,这纔到估衣铺里选了一身。” 阿英 《盐乡杂信》八:“可是,在每天所烧的盐中,照定例,是必需以四元六角一引的价钱,卖四引(即八包)给‘盐公堂’作为官盐的,这就是说,一定要有四引,每引蚀本大洋四角的让给‘盐公堂’作官盐去卖。”
基本含义
- 指公正无私、清廉正直的官员或法庭。
详细解释
- 盐公堂是由“盐”、“公”和“堂”三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盐”指盐商;“公”指公正无私的官员;“堂”指庭堂。成语中的“盐公堂”比喻法庭或官员廉洁公正,不受贪污腐败的影响,秉公执法。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法官或其他公务人员公正廉洁,不受贪污腐败的影响。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行高尚,不受私心杂念的干扰。
故事起源
- 据说盐公堂的故事源于明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一段故事。故事中,盐商张青在盐政官员李忠的帮助下,成功地贩运盐货。后来,张青被冤枉成了盗贼,被带到了法庭。在法庭上,李忠以自己的清白和正直,成功地为张青辩护,最终使张青获得了公正的判决。这个故事流传开来,盐公堂也因此成为了形容官员公正廉洁的代名词。
成语结构
- 主语 + 动词 + 宾语
例句
- 1. 这位法官在盐公堂上公正无私,严格执行法律。2. 他的品行高尚,被誉为现代社会的盐公堂。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盐公堂”与廉洁公正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法庭上的法官或官员,坚守正义,不受贪污腐败的影响,就像盐一样纯净无私。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廉洁、公正相关的成语,如“廉洁奉公”、“公正无私”等,加深对这些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希望将来当一个盐公堂,为人民服务。2. 初中生:老师教育我们要做一个盐公堂,不受贪欲的诱惑。3. 高中生:在现实社会中,我们需要更多的盐公堂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