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旄纛在词典中的解释
máodào

旄纛

拼音máo dào

注音ㄇㄠˊ ㄉㄠ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古代帝王乘舆上用牦牛尾制成的用以翳蔽之物。《尔雅·释言》“纛,翳也” 郭璞 注引 汉 蔡邕 《独断》:“以旄牛尾为之,大如斗,在左騑马头上,所谓黄屋左纛。纛又谓之翳。”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崔圆》:“须臾渐近,楼船百艘,塞江而至,皆以锦绣为帆,金玉饰舟,旄纛盖伞,旌旗戈戟,繽纷照耀。”

基本含义

  • 旗帜、军旗的意思。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气势磅礴的样子。

详细解释

  • 旄纛是古代军队中用来标志军队所属的旗帜或军旗。成语“旄纛”借用了旗帜的形象,形容某人或某事物的气势威风、雄壮威武。它通常用来形容军队的气势或某人的威风凛凛的样子。

使用场景

  • 成语“旄纛”可以用来形容军队的气势,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威风凛凛的样子。比如,可以用来形容军队列阵时的威严,也可以形容某人在演讲或领导团队时的气势。

故事起源

  • 旄纛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中,据《左传·哀公二十一年》记载,晋国的公子重耳曾率领军队攻打郑国,他的军旗上插着一面高大的旄纛,展示出军队的威风凛凛。后来,人们将旄纛引申为用来形容其他威风凛凛的场景。

成语结构

  • 旄纛是一个名词,成语中的“旄”指的是军旗,“纛”指的是旗杆上的飘带,两个字合在一起形容某人或某事物的威风凛凛。

例句

  • 1. 他的演讲威风凛凛,如同一面高高飘扬的旄纛。2. 军队列阵时的旄纛,让人感受到了无穷的力量和威严。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军旗高扬、飘扬的形象来记忆旄纛的含义。也可以通过想象自己站在高山之巅,看到远处军队旗帜高高飘扬的场景,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军队、旗帜相关的成语,如“旗开得胜”、“旗帜鲜明”等,来扩大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队长手中的旄纛高高飘扬,指引着我们前进。2. 初中生:赛场上,他挥舞着旄纛,带领着球队取得了胜利。3. 高中生:他的演讲像一面高高飘扬的旄纛,让人们为之动容。

拆字解意

旄纛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