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觚
拼音bǎi gū
注音ㄅㄞˇ ㄍㄨ
繁体
基本解释
犹言很多杯酒。《孔丛子·儒服》:“ 尧 舜 千钟, 孔子 百觚。” 汉 孔融 《与曹操论酒禁书》:“ 尧 不千钟,无以建太平; 孔 非百觚,无以堪上圣。” 宋 苏轼 《送陈睦知潭州》诗:“君时年少面如玉,一饮百觚嫌未痛。”
基本含义
- 形容事物纷杂杂乱。
详细解释
- 百觚是一个由形容词“百”和名词“觚”组成的成语。觚是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形状高大且底部宽大,可以同时盛很多杯酒。而百则表示很多,意味着很多杯酒同时倒掉,造成了一片杂乱。因此,百觚形容事物纷乱杂乱,毫无秩序。
使用场景
- 百觚常用于形容事物杂乱无序的情况,可以用于描述人事、物品、场景等。例如,在描述一个人的办公桌上杂乱无章的文件堆叠时,可以说“他的办公桌上的文件堆得像百觚一样,一点儿也找不到东西”。
故事起源
- 《左传·昭公二十四年》有这样一句话:“百觚之害,不足为法。”这句话是描述古代宴会上酒杯倒掉的情景,意味着酒杯倒掉并不是什么大事。后来,人们将这句话中的“百觚”引申为形容事物纷乱杂乱的成语。
成语结构
- 百觚为形容词+名词的结构。
例句
- 1. 他的书房里乱得像百觚一样,找一本书都费了好大劲。2. 这个市场上人头攒动,瓜果蔬菜摆得像百觚一样。3. 这个项目的管理混乱不堪,像百觚一样,亟待整顿。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百觚”与“百家争鸣”进行联想,将百家争鸣中的各种观点和意见混杂在一起,形成一片纷乱的场景,帮助记忆百觚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形容事物纷乱的成语,如“一团糟”、“乱七八糟”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教室里的书包、文具盒和作业本堆得像百觚一样,找东西都找不到了。2. 初中生:学校食堂午饭时间人多得像百觚一样,排队都排不到食物。3. 高中生:考试前的复习资料整理得像百觚一样,一点也不井井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