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钵
拼音yán bō
注音ㄧㄢˊ ㄅㄛ
繁体
基本解释
◎ 研钵 yánbō
[mortar] 硬质材料(如瓷或黄铜)制成的,通常呈碗状的小器皿,用杵在其中将物质捣碎或研磨
英文翻译
1.mortar
基本含义
- 指学问渊博、才能高超的人。
详细解释
- 研钵是一个比喻,研指研究、钵指佛教用来盛饭的钵。研钵成语原指佛教学院中专门研究佛法的僧人。后来,这个成语引申为指学问渊博、才能高超的人。
使用场景
- 研钵一词多用于形容教育界、学术界的知识渊博、才华出众的人,也可以用于形容其他领域的专家、高手。
故事起源
- 研钵一词最早见于南朝梁代陈寿的《三国志》,原文是“研钵之士”。据说,南朝时期,有一位名叫王弼的学者,他在研究学问时,总是专心致志,不分昼夜。他常年住在山洞中,用石钵盛饭,以此来表示他对学问的专注和执着。后来,人们就用“研钵”来形容学问渊博、才能高超的人。
成语结构
- 研钵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例句
- 1. 他是一位真正的研钵,对于这个领域的知识了如指掌。2. 这位科学家被誉为现代研钵,他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广泛的认可。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研钵这个成语:1. 将研钵分解为两个词,研和钵,想象一个人坐在桌前,专注地研究书本,而桌上放着一个用来盛饭的钵。2. 找到和研钵相关的图片或故事,通过视觉和情节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研钵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佛教文化和南朝梁代的历史背景,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如研精究微、渊博无比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说,要像研钵一样勤奋学习,才能考好成绩。初中生:他是我们班的研钵,擅长各种学科,大家都向他请教问题。高中生:这个学校的老师都是研钵,他们教的知识非常专业。大学生:我希望将来成为一名研钵,为社会做出贡献。成年人:他是业界的研钵,他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