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姜太公在词典中的解释
jiāngtàigōng

姜太公

拼音jiāng tài gōng

注音ㄐㄧㄤ ㄊㄞˋ ㄍㄨㄙ

繁体

基本解释

  • 太公望 吕尚 的别名。 汉 徐干 《中论·审大臣》:“又有不因众誉而获大贤,其 文王 乎!畋於 渭水 边,道遇 姜太公 ,皤然皓首,方秉竿而钓。”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谁都知道这是 姜太公 的声音,岂敢不听。”

基本含义

  • 指人年纪虽老,却依然精神矍铄、富有智慧。

详细解释

  • 姜太公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智者,他年老却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和聪明才智。因此,姜太公成语用来形容人年纪虽老,但仍然精神矍铄、富有智慧。

使用场景

  • 姜太公成语常用于夸奖年长者的智慧和精力充沛,也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年纪虽轻,但思维成熟、富有智慧的人。

故事起源

  • 姜太公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传说。相传姜太公是商朝末年的一位智者和谋士,他年老却依然保持着聪明才智。姜太公曾经在河边看到一块巨石,他用计策将巨石打破,从中取出了一把剑。这把剑被后来的周武王所得,成为了周朝的重要武器。由于姜太公的智慧和聪明才智,他被后世称为姜太公。

成语结构

  • 姜太公成语由“姜太公”两个词组成,没有其他结构。

例句

  • 1. 虽然年纪已经六十多岁了,但他依然精神矍铄,真是个姜太公。2. 这位年轻的企业家虽然只有三十岁,但他的智慧和决策能力堪比姜太公。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姜太公成语:1. 将“姜太公”两个字形象化,想象一个年纪虽老,但精神矍铄、富有智慧的人。2. 将姜太公的故事与成语联系起来,想象姜太公智慧的形象,以及他发现巨石中的宝剑的情景。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以下内容来加深对姜太公成语的理解:1. 了解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关于姜太公的更多传说和故事。2. 学习相关的成语,如“智勇双全”、“老当益壮”等,以扩展你的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姜太公虽然年纪很大,但他依然很聪明,可以帮助别人解决问题。

2. 初中生

  • 姜太公成语告诉我们,年纪虽大但依然精神矍铄,我们要尊重老人,向他们学习。

3. 高中生

  • 姜太公这个成语形容那些年纪虽轻,但思维成熟、富有智慧的人,我们要努力成为姜太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