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柘
拼音tán zhè
注音ㄊㄢˊ ㄓㄜˋ
繁体
基本解释
檀树与柘树。二木质地坚韧,皆为良材,可做弓干。《管子·山国轨》:“有竹箭檀柘之壤。” 汉 桓宽 《盐铁论·殊路》:“今 仲由 、 冉求 ,无檀柘之材, 隋 和 之璞。”
基本含义
- 指忠诚、坚贞不屈。
详细解释
- 檀柘是由“檀木”和“柘木”组成的成语,檀木和柘木都是古代崇尚的贵重木材。檀木象征着高贵、忠诚,柘木象征坚固、不屈。檀柘成语用来形容人的品质高尚,忠诚坚贞,不屈不挠。
使用场景
- 檀柘通常用于形容人的品质、道德或忠诚度。可以用于赞美忠诚的朋友、亲人或员工,也可以用于表达对历史人物或英雄的敬意。
故事起源
- 檀柘这个成语的起源来自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忠臣。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名叫范蠡的大臣,他为了国家和君主,忠诚不渝,不畏艰险。后来,他被赵国的君主赵襄子封为檀柘山君,以表彰他的忠诚和坚贞不屈。
成语结构
- 檀柘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檀木和柘木。它的结构是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是个檀柘之友,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义不容辞地帮助你。2. 她的忠诚和坚贞不屈让人们称她为檀柘之士。
记忆技巧
- 你可以通过联想檀木和柘木的特性来记忆这个成语。檀木象征高贵和忠诚,柘木象征坚固和不屈。可以想象一个坚固的檀木与一根柘木一起组成一把坚固而忠诚的武器,象征着檀柘之人的坚贞不屈。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了解范蠡和赵襄子的故事,以及其他忠诚和坚贞不屈的故事和人物。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檀柘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爸爸是个檀柘之友,他总是保护我不受欺负。2. 初中生:我希望自己能成为檀柘之士,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3. 高中生:历史上有很多檀柘之人,他们为了信仰和理想,不屈不挠地奋斗。4. 大学生:在职场上,忠诚和坚贞不屈是一个成功人士必备的品质,我要努力成为檀柘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