蔑如
拼音miè rú
注音ㄇㄧㄝ ˋ ㄖ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1).微细;没有什么了不起。《汉书·东方朔传赞》:“而 扬雄 亦以为 朔 言不纯师,行不纯德,其流风遗书蔑如也。” 颜师古 注:“言辞义浅薄,不足称也。”《晋书·江灌传》:“ 灌 性方正,视权贵蔑如也,为大司马 桓温 所恶。”《明史·循吏传叙》:“吏治既以日媮,民生由之益蹙。 仁 宣 之盛,邈乎不可復追,而 太祖 之法蔑如矣。”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故一剑之力,即其权利,国家之法度,社会之道德,视之蔑如。”
(2).犹不如,不及。《文选·潘勗<册魏公九锡文>》:“君有定天下之功,重以明德……虽 伊尹 格于皇天, 周公 光于四海,方之蔑如也。” 李周翰 注:“ 伊尹 之高德上至皇天, 周公 之明德远照于四海,比之 曹公 则无如德者若此。”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昔 沛献 访对於 云臺 , 东平 齐声於 杨 史 , 淮南 取贵於食时, 陈思 见称於七步,方斯蔑如也。”《南史·齐纪上·高帝》:“高勋至德,振古絶伦,虽 保衡 翼 殷 , 博陆 匡 汉 ,方斯蔑如也。”
基本含义
- 形容轻视或看不起某人,对其不屑一顾。
详细解释
- 蔑如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蔑”意为轻视、不屑,而“如”则表示像、如同。这个成语的基本意思是形容对某人或某事不屑一顾,不把对方放在眼里,表示对其轻视或看不起。
使用场景
- 蔑如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人对另一人的态度,表示对方不被重视或被轻视。可以用于各种情境中,比如形容对手对自己的轻视、老师对学生的轻视等等。
故事起源
- 关于蔑如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并不明确,但是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这个成语的使用,如《红楼梦》中有“蔑如对秋风”一句。
成语结构
- 蔑如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蔑”意为轻视、不屑,而“如”则表示像、如同。
例句
- 1. 他对我完全蔑如,从不把我放在眼里。2. 老板对员工的态度蔑如,总是指手画脚,不给予尊重。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蔑如”这个成语与形容轻视的场景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比如想象一个人面对另一个人时,表情冷漠,眼神中透露出对对方的轻视和不屑的态度。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有关成语和情感表达的知识,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上的一个同学对我蔑如,从来不和我玩。2. 初中生:老师对我们的问题总是蔑如一笑,让我们感到很无助。3. 高中生:面对挑战,我们不能蔑如失败,而是要坚持努力。4. 大学生:某些人对我们专业的研究蔑如,却不了解我们的努力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