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政
拼音xī zhèng
注音ㄒㄧ ㄓㄥˋ
繁体
基本解释
修明政治。《宋史·窦俨传》:“歷代致理,六纲为首……三曰熙政,政不熙则羣务不整。”
基本含义
- 指治理国家或地方时,政令明晰,百姓安居乐业,社会风气良好。
详细解释
- 熙政是由“熙”和“政”两个字组成的,其中,“熙”意为光明、繁荣,“政”意为治理、管理。熙政成语形容国家或地方的治理得当,政令清明,百姓生活安定,社会风气良好。
使用场景
- 熙政一词常用于形容国家或地方的良好治理和社会的繁荣稳定。可以用于描述一个国家的政治环境或地方的社会风气。
故事起源
- 熙政一词源自《汉书·食货志》:“熙政者,治理国家也。夫政者,君臣之所共立也。”这句话意味着政治的治理是国家君臣共同努力的结果。
成语结构
- 熙政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例句
- 1. 这个国家实行熙政,百姓安居乐业。2. 古代的熙政时期,社会风气良好,人们互相尊重。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光明”、“繁荣”、“治理”等词语联想,来记忆熙政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政治、治理相关的成语,如“明君”、“治国”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级的熙政让同学们都很开心。2. 初中生:我希望将来能够为国家的熙政做出贡献。3. 高中生:熙政是一个国家繁荣稳定的重要标志。4. 大学生:我们应该为实现社会的熙政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