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病
拼音qǐ bìng
注音ㄑㄧˇ ㄅㄧㄥˋ
繁体
基本解释
(1).病愈。《晏子春秋·谏上九》:“ 晏子 起病而见公。” 张纯一 注:“起病,病愈也。”《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那知县一来是新起病的人,元神未復;二来连日沉酣糟粕,趁着酒兴,未免走了酒字下这道儿;三来这晚露坐夜深,着了些风寒:三合凑又病起来。”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余起病补官,年未四十。”
(2).谓人病愈后亲友设宴招待、赠送物品表示祝贺。《水浒传》第六四回:“这里却説 梁中书 在城中,正与 索超 起病饮酒。”《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太尉夫妻好生欢喜,办下酒席,一当起病,一当送行。”
(3).治病。 明 叶宪祖 《丹桂钿盒》第五折:“起病从来须妙药,合婚必定用良媒。” 明 李贽 《曹公》之二:“夫文章可以起病,是天下之良药不从口入而从心授也。”
(4).生病;得病。《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当下夫人备将起病根由尽数説与太医知道。” 明 高攀龙 《语》:“千病万痛,有一不起病於身者乎?” 巴金 《春》二五:“不晓得是怎样起病的。”
英文翻译
1.onset
基本含义
- 指疾病初期的症状或发作。
详细解释
- 起病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起指开始,病指疾病。它形象地描述了疾病初期的症状或发作,通常用来形容疾病的初始状态。
使用场景
- 起病一词常用于医学领域,用来描述疾病的起始阶段。此外,它也可以用来比喻其他事物的开始或初期阶段。
故事起源
- 起病一词最早出现在《太平御览》这本古代文献中,但具体的故事起源并没有明确记载。可以推测,这个成语可能是在古代医学理论中形成的,用来描述疾病的发作过程。
成语结构
- 起病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起”和名词“病”组成。
例句
- 1. 他最近起病了,所以没能参加今天的会议。2. 这种疾病往往在夜间起病,造成患者无法入睡。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起病与疾病初期的症状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个人在起床后感觉到身体不适,这是疾病刚刚开始的迹象,就像疾病在“起病”。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疾病相关的成语,如“病入膏肓”、“病入骨髓”等,以扩展对于疾病和健康领域的词汇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今天起病了,所以没能来上课。2. 小学生:昨晚我突然起病,妈妈赶紧给我吃药。3. 初中生:他在比赛前起病了,所以状态不太好。4. 高中生:最近流感在学校里起病,很多同学都生病了。